图片来源于网络
本报讯(记者 刘晓亮) 我市供暖已持续20天,随着气温的下降,各供热企业逐步提升了水温,广大市民的冬日“幸福指数”也随之提高。然而,由于气候干燥和室内外温差大,许多市民出现了咽干咽痒、皮肤发干瘙痒等症状,部分中老年人甚至出现了胸闷憋气、乏力不适的情况,这就是人们所说的“暖气病”。那么,面对这种情况,市民应该如何调整呢?
11月19日,记者在市第二人民医院观察到,许多患者在呼吸道、耳鼻喉科室就诊。医生表示,当室内温度过高,尤其是达到24℃以上时,空气会变得异常干燥,破坏人体的温湿环境,导致人们感到燥热和呼吸困难,同时眼、耳、口、鼻、喉、皮肤等处也会感到异常干涩。例如,冬季常见的流鼻血现象,就是由干燥导致的鼻黏膜糜烂引起的。
医生们强调,虽然“暖气病”并不是一种临床疾病,但人们习惯这样称呼它。那么,如何防治“暖气病”呢?医生们建议,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,最好不要打针吃药,只需在生活中作出一些调整即可。首先,要调整室内温度,保持在18℃至22℃之间,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风寒感冒。其次,要适当开窗通风,加强空气流动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另外,可以在室内放置水盆或种植绿植,定时浇水,以保持室内湿润。同时,市民也需要注意自身的调节。在饮食方面,要多喝水,多吃水果和蔬菜。此外,还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,避免外感风寒。最后,要加强锻炼,提升心肺功能,提高免疫力。
通过以上措施,我们可以有效地防治“暖气病”,保持身体健康。